「恥」的故事:耳聞心愧,面紅耳赤
「恥」字繁T作「恥」是一個充滿生理反應和心理暗示的字。雖然在《說文解字》中被列為形聲字從心,耳聲,但後世多將其解釋為一個生動的會意字。
1.字形構造的起源與詮釋
繁T字「恥」由兩個部件左右組合:
左邊:「耳」ěr:代表聽聞,是感受外界聲音的器官。
右邊:「心」xīn:代表內心、良知、情感。
會意場景與生理反應:
「恥」=「耳」聽聞+「心」羞愧
這個結構生動地描繪了**「知恥」的過程:當一個人聽到耳自己的過錯或不當行為時,內心立刻產生羞愧、慚愧心**的情緒。
生理連結:這種羞愧的內心反應,通常會導致明顯的生理現(xiàn)象——面紅耳赤。雖然字形本身沒有「紅」或「赤」的描寫,但「耳」和「心」的組合,巧妙地暗示了這種聽到批評、內心觸動、進而臉紅的心理狀態(tài)。
起源意義:因此,「恥」的起源意義是:聽到不當?shù)脑u價或言行時,內心產生的羞愧和自我譴責感。
2.核心意義:道德底線與近乎勇
從個人羞愧感這一基礎意義,「恥」字擴展到了關乎國家的重要概念:
內容未完,下一頁繼續(xù)閱讀